发布时间:2025-04-16 20:54:47 分类:money 来源:网易财经
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、且唯一符合美国规定的特供芯片H20被禁售。英伟达今后也无法再向中国销售任何高性能GPU产品。一系列冲击下,彭博社预计英伟达今年可能会损失140亿至180亿美元的收入。
H20是基于英伟达上一代Hopper架构的产品,为中国市场特制的“阉割版”芯片。而英伟达最新的架构是Blackwell,该系列芯片已经规模出货,但和A系列、H系列一样受到出口限制。
芯片被禁或致将180亿美元损失
自2022年拜登政府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以来,英伟达为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,专门研发了符合出口管制要求的H20芯片。这款芯片是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开发的3款GPU中性能最强的,尽管其在计算能力、互联速度和带宽等方面不及其旗舰AI芯片H100和H800,但凭借Hopper架构,在推理计算领域依然具有显著优势。
2024年2月,英伟达开始接受分销商针对中国市场专供的H20 GPU的预订,每张芯片的定价在1.2万至1.5万美元之间(约合8.6万至11万元人民币),略低于升腾芯片约12万元的售价。据透露,经销商提供的配置了8颗H20芯片的服务器售价为140万元,而两年前推出的配置8颗H800芯片的服务器售价则为200万元。
进入2025年初,特朗普政府开始谋划进一步收紧出口限制,计划将H20芯片纳入出口管制清单,这一举措直接对英伟达的业绩产生了冲击。美国议员们在2月联名敦促美国商务部采取相应行动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科技企业似乎已经预判到了政策风险,在第一季度便突击采购了价值160亿美元的H20芯片库存。
根据英伟达的年度报告,中国是其第四大销售区域,仅次于美国、新加坡等。在截至1月的2024自然年中,英伟达中国区的营收达到了171.08亿美元,创下历史新高,相比前一年的103.06亿美元增长了66%。目前,在英伟达2025财年中,有53%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。
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,英伟达的减记意味着该公司今年可能会损失140亿至180亿美元的收入。彭博还表示:“如果限制措施持续存在,英伟达在中国的数据中心业务敞口可能会恢复到正常水平,降至低至中等个位数,与2024年初H20产量提升之前的水平相似。”
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美国政府既想维持其在半导体产业的领导地位,又担心技术外溢会削弱其安全优势。英伟达等企业的自适应策略,即通过架构调整在政策边缘游走,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奏效,但最终仍将面临“创新受限”与“市场丢失”的双重困境。而对于中国而言,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建立自主可控算力体系的战略紧迫性,国产算力芯片的商用加速以及存储厂商在HBM方面的突破,或许将成为破局的关键。
芯片禁售致半导体供应链受到影响
A股方面,受隔夜海外消息影响,三大股指低开后呈现震荡走势,而半导体板块再次强势崛起,芯片科技股表现活跃。
截至收盘,芯片ETF(159995)涨幅为1.3%。其成分股中,寒武纪-U上涨4.12%,北方华创上涨3.54%,圣邦股份上涨3.60%,中微公司上涨2.51%。
其中,华勤技术就英伟达H20许可证事件发布回应称,目前,公司并未收到客户订单方面的变化通知,业务正常有序进行。产业链对于H20的不确定性预期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形成,此次H20贸易管制,产业链已针对这类不确定性做了充分准备,公司判断目前产业链库存能够支撑国内上半年度的正常出货。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在关税反制的背景下,美国核心半导体设备、材料可能受到冲击,这会导致我国进口相关半导体设备、材料的成本上升。与此同时,国内晶圆厂采购国产设备、材料的意愿也会相应增强,半导体行业自主可控的趋势有望进一步加快。
东吴证券从宏观层面指出,春节后中国科技突破所引发的估值重塑,并非仅是单一技术层面的事件,而是中国创新体系从“单点突破”向“系统进化”转变的一个缩影。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,中国始终坚守“以我为主”的原则,通过科技突破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,稳步推进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的转型。在这个过程中,资本市场也将持续为科技产业提供稳定的流动性支持,“科特估”有望为中国经济发展中“新旧动能转换”的重新定价注入更多稳定性。
招商证券表示,全球贸易格局的不断演变,使得芯片半导体自主可控上升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战略,政府部门也持续加大对该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。
景顺全球市场策略师Tomo Kinoshita指出,“美国政府此举主要是出于对中国在电子领域崛起的担忧,预计这将对半导体供应链产生重大负面影响。”
行业研究分析师Ken Hui在一份报告中提到,由于经济前景疲软,台积电可能已经放慢了部分生产扩张的速度,“而对英伟达销售的更严格规定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减速”。